澳门皇冠赌场_欧洲杯外围app-投注官网

图片

图片
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无障碍版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智库信息 > 广东发展蓝皮书

广东发展蓝皮书2023 | 第11期:奋力推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

发布时间:2023-11-07 17:18 来源:本网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文旅活动和消费全面恢复的重要一年。广东文化和旅游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澳门皇冠赌场_欧洲杯外围app-投注官网: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思想先行,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精品立省、改革引领、服务提质、融合增效”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一、在文艺创作展演上出实招,高水平打造澳门皇冠赌场_欧洲杯外围app-投注官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力作

  精雕细琢抓好作品创作。实施党的二十大专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广东美术创作工程,在找准选题、选好主创团队上下功夫,在题材、内容、形式、平台、渠道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省属文艺院团重点创作推出粤剧《九龄开山》、话剧《羊城·暗哨》、舞剧《万家灯火》《山海芳踪》、音乐剧《雄狮少年》、交响乐《湾区之光》、民族管弦乐《丝竹管弦再和鸣》等剧目,地方文艺院团如潮剧院、汉剧院等推出特色精品力作。

  精心组织抓好展演活动。办好中国设计大展暨公共艺术专题展、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粤美乡村文化新舞台”、首届广州设计三年展等省市重点活动,支持舞剧《沙湾往事》、话剧《深海》等精品剧目持续在全国巡演。开展全省文艺院团进景区演出千场精品剧节目,在景区、酒店等推出短小精悍的艺术作品,丰富休闲体验业态。打造“云剧广东”“广东美术云展览”线上展演平台,推出60场线上展播剧目、12名舞台名家新秀专访和100个精品美术展览。整合粤港澳现有粤剧交流品牌活动,推动设立“中国粤剧节”。

  精耕细作抓好政策扶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一团一策”“一团一场”建设,成立广东省剧目策划中心、广东省(大湾区)剧院联盟,形成“以创作带演出、以演出促创作”的良性循环。加强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建设,推出一批“粤舞台”并进行授牌,支持广州等地摸排、改造升级一批老剧场、老戏院、老影院等项目,推动内容、空间布置和放映设备等不断“上新”,让“老空间”释放“新活力”、闲置空间变身特色阵地,逐步打造广东特色的演艺集聚区。大力推动地方剧院新建和改扩建,满足歌舞剧等高水平演出标准。用好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资金、项目涵养资金,加强对重点精品项目、青年创作项目的扶持。着力打造“全、精、尖”文艺人才队伍,按照“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以签约、合作、驻场等方式,重点做好一批全国知名艺术总监、编剧、导演、指挥等优秀艺术人才的引进工作,让广东文艺的精品澳门皇冠赌场_欧洲杯外围app-投注官网、平台更广、魅力更足。

  二、在深化岭南文化“双创”工程上出实绩,高水平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加强岭南特色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推动广东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对早期岭南探源、水下文物保护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文物事业发展的“一揽子”支持。实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开展云浮郁南磨刀山遗址、清远英德岩山寨遗址等考古勘探发掘,争取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打造“南海Ⅰ号”世界级考古品牌,启动“南澳Ⅱ号”沉船遗址考古发掘,理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管理体制,统筹推进管理机构建设,支持海陵岛打造成为集游乐、教育、科普、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和国际旅游岛。开展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推进笔架山潮州窑遗址等3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支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申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加快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标本馆、广东省陶瓷考古标本库房。实施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擦亮“问脉南粤”“文物看湾区”等文物传播品牌,推出文物游径地图,提升古籍保护利用水平。

  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广东博物馆改革发展计划,出台创建方案、完善标准体系、开展自评互评、明确工作重点,支持广东省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开展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对遴选后的44家博物馆实行“一馆一策”,推动等级提升。做好国家改革试点,率先编制《全国博物馆节能减排工作指南》,支持深圳率先推进全国国有博物馆资产所有权、藏品归属权和场馆运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实施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加强岭南特色藏品和当代物证征集,重点培育2个展览争创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览,建成全省博物馆藏品数据库。打造“四个一批”博物馆教育项目,向基层推出200场以上普惠式展览,办好“5·18国际博物馆日”、“驿路同游”博物馆研学、“南粤鉴真公益行”等活动,加强媒体合作、三方互动,切实提升活动影响力。

  深化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公布广东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开展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风险评估,完成全省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统筹规划革命文物片区保护利用。举办庆祝中共三大召开100周年、庆祝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粤游粤红”旅游季等系列活动,推出一部红色旅游宣传片、一本红色革命文物图鉴、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十大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案例。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建设,推动鸦片战争海防遗址保护利用。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加强金字塔型传承梯队建设,提前做大市级、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基数,积极探索传承群体的认定。指导潮州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公布7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验收结果,高水平做好广东非遗馆的展陈设计和布展工作。办好非遗品牌大会、粤港澳非遗交流大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非遗直播家乡年等活动,积极开展凸显本地特色、形式丰富多样的非遗展演和民俗活动,擦亮岭南非遗品牌。

  三、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上谋实策,高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是聚力补齐公共文化阵地短板。摸排设施短板,多措并举采取新建、改扩建、置换、租用等形式,持续提升设施硬件水平,落实好公共文化属地建设主体责任。二是聚力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高水平做好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展陈设计,切实建成“国际知名、亚洲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文化博览群体。加快建设广东粤剧文化中心、广东人民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场馆,做好全省72个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遴选一批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持续加强“粤书吧”“粤文坊”等城乡文化“微地标”建设。三是聚力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水平。优化全省数字文化平台、资源内容和终端渠道,建立全省地方特色数字资源总库,推出广东文旅新版App,提供一批数字展览、活动直播、精品剧目等线上产品。推进智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数字文化馆、国家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打造覆盖省市县三级且互通互认的“粤读通”服务体系。四是聚力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启动全省旅游厕所质量提升工程(2023~2025年),分阶段开展等级评定,推出一批智慧化、生态环保的示范性旅游厕所。加强交通干线与重要旅游景区景点的衔接,打造一批旅游风景道示范路段,推动将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标识纳入道路交通标志范围。推进旅游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强适应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旅游设施便利化建设。

  四、在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上兴实业,高水平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快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项目。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的牵引作用,抓好54个省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以及全省180个涉旅项目建设。加强招商引资,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上持续发力,扩大文化和旅游领域投资投产规模,锚定“签约率、开工率、投产率、达产率”的重要指标做好进度安排,做到滚动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进一批,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为文旅产业发展再引源头活水。

  二是抓平台。实施园区提质增效工程,推动2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和45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提质升级,加快打造100家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新增6家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优质文旅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推动重点文旅集团做大做强。

  三是抓产品。举办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推动创建5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不少于50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旅游休闲街区。围绕“粤游四季”旅游主题,贯穿全年举办百万自驾车游客进乡村、百万中小学生进景区等系列推广活动。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持续打造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滨海旅游、内河旅游风光带,建设国际一流的温泉康养示范区、海岛度假区和森林旅游示范基地,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文旅特色镇村一体化发展,整合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深化文旅赋能城市更新、文创赋能乡村振兴,推出一批工业、科技、体育旅游等示范项目,办好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打造一批乡村文创工坊。

  四是抓消费。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文旅消费升级,持续开展广东促文旅消费及重点展会节庆活动,推出5家以上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动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积极创建示范城市,擦亮“粤夜粤美”文旅夜经济品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壮大数字创意、线上演播、数字文化装备、智慧景区等数字文旅,培育一批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项目,促进线上线下文旅消费持续增长。

  五、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上求实效,高水平塑造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品牌形象

  “引客入粤”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抓实抓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和87条具体措施,结合广东省“黄金内湾”建设,打造提升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一批地标景点,丰富“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和线路,让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焕发蓬勃生机。积极发展跨境团队游,推动出台“引客入粤”政策包,加强大湾区文旅整体宣传推介,共同拍摄大湾区文旅宣传片,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领略科技之光、文明之光、时尚之光。

  “连心架桥”深化文旅交流合作。召开粤港澳文化合作第21次会议、旅游推广机构第83次会议,办好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等品牌活动,支持横琴、前海和南沙试点开展港澳籍导游备案执业工作。打造对外文旅交流品牌,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筹办冼星海—拜卡达莫夫音乐会和新加坡“茶和天下”交流活动,支持珠海办好中国国际马戏节、梅州办好东亚文化之都活动。统筹推进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

  “借势借力”擦亮文旅品牌形象。完善宣传矩阵,更新广东文旅形象标识、宣传口号和宣传片,积极开拓新媒体平台,与中国驻外旅游办事处、文化中心等联手策划并开展海外推广,综合运用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宣传推介会等,让广东乃至大湾区文旅品牌名扬天下、享誉全球。

  六、在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上做实事,高水平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依法行政和普法宣传,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玻璃栈道建设维护、温泉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质量规范等标准,积极培育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开展星级饭店、等级民宿、等级旅行社评定和导游研培提升行动,加强国家级和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建设,做好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

  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强化节假日和重要节点执法保障。深入开展文娱、旅游、文物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加大案件查办督办力度,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制假造假、哄抬物价、缺斤少两等违法行为,完善新业态监管。加强执法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守好意识形态和安全生产底线。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对各类文旅阵地和活动的动态监管与分析研判,抓早抓小、主动应对,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持续织密安全网,严格做好重点领域和重要节点的安全监管,强化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建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和应急指挥中心,健全全省文旅应急指挥体系,严防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摘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奋力推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文章内容有所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