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赌场_欧洲杯外围app-投注官网

图片

图片
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无障碍版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智库信息 > 广东发展蓝皮书

广东发展蓝皮书2023 | 第5期: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8 08:30 来源:本网 【打印】

  面向未来,建议发挥比较优势,聚焦县域振兴、产业共建、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实施超常规政策,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一、集中全力推进县域振兴发展,走深走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一是高水平推进县域差异化发展。培育壮大特色县域经济,牢牢抓住“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大机遇,支持四会市、台山市、博罗县、梅县区、东源县、海丰县、阳春市、新兴县、佛冈县、饶平县等县(市、区)打造大型产业集聚区、高新园区、产业园,着力构建“1主N特”产业体系,推进企业集聚和工农产品供销对接。深化县域经济对口帮扶机制,通过园区共建、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人才交流等方式,促进珠三角技术、资金、信息等要素向粤东粤西粤北县域流动。支持县城开展改造提升,统筹利用好国家预算内投资、县城新型城镇化专项企业债券等各类资金,致力于老化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和充换电设施建设等。

  二是想方设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深入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通过工艺改进、功能创新、艺术植入、文化融入等手段,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外在品相和内在品质;借鉴桂林罗汉果大健康产业发展经验,引导专业机构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研发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益。另一方面,引导新生代农民向镇村流动。因地制宜打造潮汕平原精细农业产业群、粤西热带农业产业群、粤北山地生态农业产业群和沿海蓝色农业产业群,带动周边劳动力就近就业,吸引新生代农民在乡村干事创业,增加工资性、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

  三是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共享。加大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统筹推进县中办学质量的提升,开展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实施欠发达地区县中校长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珠三角大型综合医院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县(市、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为欠发达地区培育医疗专业技术人才。补齐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短板,建设一批数字农村,推动广东省内信息技术企业加大5G、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免费开放公共信息资源,让城乡共享数字技术发展的红利。

  二、促进全域产业共建创新协同,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创新推进跨区域产业共建。一方面,携手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鼓励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城市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谋划建立“飞地”产业园,探索“一对多”“一对片”产业共建,努力引入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项目,针对发展成效明显的合作园区给予用地指标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有序迁移。针对珠三角内由于发展战略或生产运营成本等需要外迁部分业务的企业,引导其向清远、河源、梅州、汕尾、韶关等城市迁移,鼓励企业在迁入地新设分公司、产品线或生产制造基地,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合作关系。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深度合作。一方面,共建国资国企合作平台。支持珠三角国企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成立实体性的开发运营主体,围绕招商引资、产业导入、科技创新、基建建设进行深入对接,鼓励有实力的省属、市属、区属国企到欠发达地区投资新建项目。另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共享招商信息资源,鼓励城市间按需联合开展招商推介会、投资洽谈会、产业对接会,推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市场主体到珠三角开展项目路演活动,支持广深佛莞珠等珠三角城市组织市内企业到其他城市考察投资环境。

  三是深化区域科技创新协作。一方面,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鼓励欠发达城市通过设置园中园、租赁办公楼宇、建设孵化器等方式,在发达城市打造“人才科创飞地”“飞地研发中心”“异地孵化中心”等载体,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另一方面,促进创新要素开放共享。放宽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限制,支持帮扶地市与被帮扶地市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城市之间探索建设专利池、基金池,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深化内外高水平开放联动,健全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是深入推进省内省外联动发展。一方面,健全城市之间交流协作机制。进一步畅通交通联系,支持珠三角城市携手打造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联合组织系列投资促进活动。鼓励广佛、深莞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医疗、就业、生态同城化建设,促进省内城市科技、人才、文化、社会治理等合作机制“软联通”。另一方面,激发跨省联动合作动力。强化与周边省份的沟通协作,探索在粤、闽、赣三省交界区域试点共建省际经济合作区,建立更加紧密有效的利益机制;共同谋划建设南中国滨海文化休闲旅游带,促进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

  二是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方面,推动重要平台创新发展。发挥广东深度链接国内外市场的优势,依托中新知识城、广州临空经济区、东莞松山湖、中韩(惠州)产业园、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湛江经开区等重要经济功能区,引导外商投资发展新兴产业,支持外企在珠三角设立总部机构,培育外资利用新优势。另一方面,服务经贸往来办好高能级展会。支持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在珠三角举办产业推介会、招商引资会,带动企业出海开拓市场、抢抓订单。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支持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汕头、湛江等城市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口基地和国际集散枢纽。

  四、实施更大幅度政策支持,形成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合力

  一是推出超常规大力度政策措施。一方面,争取“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政策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外溢。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要在短期内取得较大进展,亟须添一把“政策火”,建议向中央争取把“双区”和三大平台的有关政策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外溢延伸,实施新时期“一县一策”支持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倾斜力度。另一方面,强化资源要素支持。将用地用海、能耗、电力、排放、人才和劳动力等指标优先向粤东粤西粤北的开发区、产业园区配置,争取省对老区苏区、共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等重点项目进行单列。加大对产业转移主平台建设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针对外迁至欠发达城市的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融资支持,鼓励迁移主体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完善干部评价考核机制,优化完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考核指标,强化生态保护成效与绩效挂钩,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在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上;对到欠发达城市开展对口帮扶且考核排名靠前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和澄清保护机制,聚焦本地区的重点改革领域、重点突破环节,健全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明确纠错容错范围,改革纪检审计干部考核方式,为敢于担当的干部“双向减压松绑”,让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党政机关人才无后顾之忧。

  (摘自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执笔人:李志坚、张丽娟、叶茂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