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我国制造业发展回归良好态势,与多方面因素有关。
首先,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加快落实既定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随着一系列稳增长举措的持续发力,国内生产需求与消费需求逐渐恢复。其次,物流持续恢复。物流的顺畅加速了国内供应链产业链的重新畅通,6月份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比上月提升7.2个百分点,表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物流保通保畅举措成效显著。再次,制造业本身韧性较强。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规模第一的大国,制造业体系完备,产业链完整,市场主体多,产能配套能力强。近些年通过不断强链、固链、补链,推动了产业的优化升级。6月份装备制造业PMI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2.2%和52.8%,较上月上升3.3个和2.3个百分点,并且这两个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大幅上升,高于制造业整体供需指数上升幅度。
不过,制造业全面回暖还面临一定压力,当前制造业各环节尚未恢复至平衡状态,尤其是小型企业连续14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而这些企业承接了很大一部分就业。6月份,制造业有49.3%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市场需求仍然偏弱。对此,须多措并举,促进制造业回暖。
一方面,宏观政策仍需持续优化。应抓住时间窗口,继续发挥财政、货币及其他金融政策的作用,减缓企业流动性压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稳定制造业投资规模。在财政政策方面,聚焦留抵退税、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给予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继续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减少收费,提升贷款的便利性和可得性。充分利用再贷款工具,撬动澳门皇冠赌场_欧洲杯外围app-投注官网的信贷资金,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的融资活动。疏通制造业企业信用债融资渠道,加强债务市场对制造业的支持。
另一方面,应继续多角度帮助中小制造业企业纾困。继续加大对中小制造业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有效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开展融资服务专项行动,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对于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要加大政府投资资金的政策引导力度。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制造业企业的有效金融支持,对优质的中小企业加大中长期贷款力度,扩大抵押和质押的范围,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值、扩张和降价。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应围绕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需求,推出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赋能专项行动,设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平台,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邹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