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皇冠赌场_欧洲杯外围app-投注官网

图片
网站支持IPv6

移动版

无障碍版

微信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专题 > 有问题专家答 > 一问一答

乡村振兴为何是一场持久战?

发布时间:2023-05-16 15:52 来源:央广网 【打印】

  “2017年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局良好,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任务,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魏后凯在首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上作出如上表述。

  乡村振兴是事关全局的大战略,魏后凯接受专访时多次提及“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之策”。他强调,与脱贫攻坚战不同,乡村振兴涉及范围更广,承载任务更重,实施难度更大,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一定要走内生型的乡村振兴之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

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魏后凯接受专访

  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管全面、管长远的大战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全年“任务清单”,以及底线与重点工作。魏后凯对此进行解读,他认为,我们要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

  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非一日之功所能致。魏后凯注意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乡村振兴的多元化投入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他提供了一组数据,2018年至2020年全国农林水支出执行数年均增长7.8%,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高1.3个百分点。“另外,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城市资本下乡进程加快,农林牧渔业和农村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魏后凯说。

  魏后凯曾调研过诸多山区,切身感受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守住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他用“相当不容易”一词来形容这一结果的来之不易。他介绍,我国脱贫县农村收入增加比较快,832个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水平从2015年的67%提升到2022年的75.1%。

  目前,我国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经形成,顶层设计方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提供了制度和法制保障。不过,魏后凯觉得,还应该看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

  为什么是一场持久战?魏后凯进一步解释,与脱贫攻坚战相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时间跨度更长、涉及范围更广、承载任务更重、实施难度更大,要防止长期任务短期化,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全面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分阶段扎实推进,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图片

  社科院农发所提供数据

  推动共同富裕重点难点在农村

  实现共同富裕是长期的历史过程,目前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提低,提低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居民,要多途径增加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魏后凯称。

  魏后凯用16个字来形容“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富裕(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有机统一);全民共富(是全体人民都富裕,要缩小差距,但不是平均富裕);共建共富(在共建中实现共享);逐步共富(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

  在他看来,共同富裕的核心是缩小三大差距,缩小三大差距的重点难点均在农村。

  魏后凯分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以中等收入标准为例,典型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至50万元(2018年价格),2018年农村约90%为低收入群体,2021年约80%,而从农村基尼系数来看群体差距,当前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与脱贫攻坚不同,魏后凯认为,我们一定要走内生型的乡村振兴之路。他将内生型理解为内生动力、内生发展的能力和发展势头三者的有机整体,“要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不仅需要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需要培育和增强其内生发展能力,并保持向好的发展态势。”魏后凯说。

  不仅如此,建立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也尤为关键。魏后凯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是一场历经近30年的持久战,必须立足长远目标,通过法治化、规范化、常规化的相关制度安排,建立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是立足长远谋划、能够长期正常运行并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体系。  

  构建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核心

  “走内生型的乡村振兴之路,核心是要构建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这是魏后凯一直强调的观点。

  他建议,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休闲功能、景观功能、示范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推动农业产业链条的多维延伸。

  魏后凯提及,要按照前后两端延伸的思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的纵向融合和一体化;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康养、电商物流等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横向融合和一体化。

  他具体举例称,比如小农户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形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还会继续存在。“所以必须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在这种有机衔接中,核心问题就是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主体多元、形式多样、便捷高效、全链受益的多元共享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魏后凯说。

  其中,多元包括主体多元、服务多元、模式多元。而对于共享,魏后凯说,就是要打造全员的利益共同体,让能参与的农户都参与,发挥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组织、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责任的共同体。